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盗墓门

第12章 盗墓之辩2

  • 作者:浮生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1-07-06 02:41:00
  • 字数:2940字

我被他这一通话说得哑口无言,是啊,我现在生活也没了着落,倒不如放手干这么一把,我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强取豪夺,或许还能让一些奇珍异宝重见天日,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爽快地道:“好,看在你这三寸不烂之舌的份上,我答应了!不过首先声明,不要做得太过分,否则我无法接受!”

孙金元不以为然,道:“这就是做生意。古代很多朝代都在云南封过王,而在云南发现了的墓穴跟其他地方比是少之又少,很不合它应有的比例,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云南地形复杂,多为高山深壑,觅穴定位比较困难;二是云南毒虫毒草多,特别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多有瘴气,一般人很难进入;三是那里人善用蛊,人死后墓穴里面的蛊可以保存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一旦沾到活人气息它们就会复苏,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在不确定有墓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冒险进入峡谷山岭中去寻找。而且那条大峡谷只是梁王山很小的一个支脉,根本没人会想到那里,我们不经意间找到一个大墓,正是上天送给我们的造化。”

我跟他辩驳道:“盗墓违背人性,常言道死者为大,人家都死了你要把他搅得不得安宁,这不是丧尽天良是什么?”

我被孙金元叽哩呱啦一大堆说得莫名其妙,什么风水,什么龙脉,什么金银珠宝,我为了打消他的念头,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多少金银珠宝够别人盗的,只怕到时候我们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一场。而且还有生命危险,还是安安稳稳过日子得好,要不你跟我一起做生意吧?”

见我低头思索不语,孙金元继续说:“你满口的道德法律,可惜你却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法律。当人们需要道德来约束自己的时候,就意味着人们已经不遵守道德了,当人们用法制来保护自己的时候,人们就应该好好地反省自救了。一个不守道德的人未必差过一个用道德约束自己的人。”

孙金元道:“话不是你这样说的。能值得盗墓者们冒险全力以盗的,大都是些王侯将相,皇亲国戚,最不济的也是个士大夫。学校的课本上都说这些人是封建统治阶级,他们以剥削压榨咱们老百姓为乐,去盗他们的墓也算是给推翻封建主义的英雄们打扫战场。如果有人让我盗一座平常人家的小墓,我会婉言拒绝并温言相劝,一是因为没什么东西可盗,而最重要的原因才是你所说的道德败坏。”

我词穷道:“这样做就不怕报应?万一遭到天谴怎么办?”

我叹道:“可是这样做犯法呀!”

孙金元沉默一会儿,说道:“这个我知道,但是盗墓者也并非没有贡献,他们有时可以使原先皇室贵族专有的宝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间,使得黯然埋没于尸骨旁的许多绝世珍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古董多来自盗墓所得,而因此所促成的金石研究的进步,有积极的学术文化影响。简牍资料曾经多次充实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而有时发现途径是由于盗墓活动。例如汲冢遗书的出土,就是中国文化史的幸事。”

孙金元摇着头说:“别跟我提报应,我才不信这个呢。这些被盗的墓主,生前有无作恶我们无从所知,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方面的记载,他们死后都在墓里陪葬着用水银灌过的童男女,栩栩如生。有的还在墓外设有殉葬坑,坑内填满猪马牛羊,丫鬟车夫。即便有报应,今天他们的墓穴被盗掘开挖,也是他们遭了报应。所以,盗墓者等同于侠盗罗宾汉、梁山好汉时迁这样的角色,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只劫富不济贫。”

第一部分 第十二章 盗墓之辩(2)

孙金元愤然答道:“盗墓者也有盗墓的职业操守。草民凡夫之墓我等不屑光顾,也不想打扰他们,一般的土财主小官吏也上不了眼,不值得一盗。”

我又说:“不管你盗的是什么样的墓,性质都一样,都是道德沦丧。”

阅读盗墓门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296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