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黑档案:东北特产黑社会

舒卫青

  • 作者:罗大拿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6 22:47:58
  • 字数:2840字

在这些渴望得到一间单身宿舍的人中,有个纺织女工叫舒卫青。前面曾经提到过此人,就是毛永暗恋的那个美女。但是,舒卫青还不具备申请分房的资格。她虽然拥有沈阳市的户口,可她是个临时工,不是正式职工。可是舒卫青太想要一间宿舍了,因为她家住在棚户区,说白了就是贫民窟,若能分到一间宿舍,他们一家人的居住条件就都将得到改善。

舒卫青家是那种下乡户。所谓下乡户,是指三年困难期间(1959—1961),因为全国性的大饥荒,一部分城市居民,为了避免饿死,自愿去农村当了农民。后来随着1978年知识青年返城的大潮,一部分下乡户又搭车回到了城市。舒卫青家,就是这种从农村返回城市的下乡户。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当时四棉的单身宿舍真不咋地,二十平米的一间屋,厕所厨房还都是公用的。但即使如此,当时四棉的工人们为了争这样一个机会,还是要打破头的,甚至连上吊喝药的都有。

高中毕业后舒卫青没考上大学,于是求爷爷告奶奶,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进了四棉干临时工。到1988年,舒卫青二十一岁时,她已干了整整三年,按照规定,应该转成正式工人了。但她的转正申请却一次一次被驳回,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哪个临时工不想转正啊?舒卫青没有任何背景,她除了能期盼幸运之神的眷顾,也没别的办法可想。

老天爷是公平的,虽然舒卫青家世贫寒,但她也有自身的优势。舒卫青从小学习就特别棒,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她都是学习尖子,也一直担任着班干部,虽说后来没考上大学,但也只是几分的差距。工作后,舒卫青读了业大,这时已经拿到了专科文凭。还有一点优势,就是舒卫青的美貌。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恐怕有点过,但她绝对是一个大美女。

当得知厂里要给正式职工分配宿舍,舒卫青转正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个要好的同事说了,同事们便给她出主意,让她去给主管劳资的刘副厂长送礼。刘副厂长属于那种,家世显赫,三十出头就当上了四棉的副厂长。据说,这还是挂职锻炼,下基层镀金,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由同事帮忙,舒卫青弄到了刘副厂长的住址,十一过后的某天晚上,她买了二斤狗肉、二斤点心去了刘副厂长家。可是去了后,礼物还没放下,舒卫青带上东西自己就走了。因为送礼的人太多了,需要排队等着刘副厂长接待,而在排队的时候,舒卫青看到了别人带的礼物,都是成箱的名烟名酒,以及各种精美的礼品,她带的狗肉和点心实在太磕碜,不好意思拿出手,趁着还没见上刘副厂长的面,干脆走人,等准备好礼品后再去。

中国有句古话:红颜薄命。漂亮的女人,其实大多命苦。多年后,回头看看舒卫青一生的遭遇,不禁让人感叹,古人诚不我欺。

1988年国庆节的时候,沈阳市第四棉纺厂贴出了一纸公告,大意是说凡是四棉的未婚男女职工,都可以向厂里申请分配单身宿舍,条件是必须是本厂的正式职工,并且具有沈阳市的城镇户口。

现在回头看看,下乡户们返回城市,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返城后,一没工作,二没房子,三没一技之长,生活根本没有保障。他们中有些个头脑灵活的,通过艰苦打拼,抓住了机遇,从而有所成就,但绝大部分还是沉沦在了社会最底层,日子过的相当艰难。

舒卫青一家子返城后,在北郊棚户区用碎砖头和油毡纸搭了两间窝棚,便算是安了家。而一家人的生活,起初全靠她父亲一个人在火车站抗大包支撑。她们兄弟姊妹五个人,读书都是靠亲戚们接济的。在舒卫青记忆中,回城之后工作之前,她是从没穿过新衣服的。

阅读黑档案:东北特产黑社会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62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