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11章 猪统帅颟顸用计 贤伯升智勇破敌

  • 作者:星河灿烂876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8 01:29:56
  • 字数:7770字

久攻昆阳城不下,两位莽军主帅,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都十分的恼怒和生气。

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破城无功,开始迁怒于部下的纳言大将军严尤和秩宗大将军陈茂等新军将领。

官军的阵地纵深,也有数十重之多,可以说是水泄不通,铁壁合围。

官军阵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声闻百里,数十里以外,都能够听见官军将士的呐喊声。

官军漫山遍野,构筑了好几百座军营,把昆阳城包围了好几十层。

官军将士对守城汉军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慢慢地士气开始衰落,消极备战的情绪,开始笼罩新军军营。

官军箭下如雨,居高临下,向城里发动连番攻击。

有的官军将士,挖掘地道进攻,有的官军将士,用撞车攻城,给昆阳汉军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大司徒王寻,对着大司空王邑,抱怨说道:

汉军将士们身背着门板,躲避箭矢,为守军阵地,运送饮水粮食武器等等。

强大的官军,围困昆阳数日,却无力破城。弱小的汉军守军,依然士气旺盛。

“大司空大人:

都是纳言大将军和秩宗大将军这两个败军之将,败坏士气,给我们的讨伐大军,带来了霉运啊!”

“司徒大人言之有理。

昆阳守军在成国上公王凤等汉将的指挥下,奋力抵抗官军进攻。

也许是严尤、陈茂的马屁,拍得还算舒服,最主要的是,官军的进攻,终于有了一些进展。

两位官军主帅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的怒气,终于稍稍得到了发泄。

他们的愤怒情绪,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老将纳言大将军严尤,不仅能力出众,深有韬略,而且久经战阵,经验丰富。

况且,纳言大将军严尤,刚刚在淯阳之战中,吃过舂陵刘縯兄弟的苦头,亲自领教过刘縯兄弟统领的汉军的厉害,非常清楚刘氏兄弟的真本事。

严尤心里,总隐隐觉得,两位主帅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的战略部署,排兵布阵,似乎有些不对劲。

见两位主将的火气,慢慢地消了下去,严尤急忙不失时机地,向稍稍懂得一些军事战略的统帅大司空王邑,就当前作战的战略方针,提出了他的建议道:

“大司空大人啊:

当年,大司空大人你率领大军,平定东郡翟义,立下了赫赫功勋。

至今,盗贼匪徒,还非常忌惮你的威名。

如今,在大司空大人和大司徒大人的英明指挥下,阳关聚、昆阳诸地的汉军叛贼,是闻风丧胆,一个抱头鼠窜,狼狈而逃。

如今,盗贼的数万人马,龟缩在狭小、而又低矮的昆阳城中,做了缩头乌龟,眼看就要束手就擒。

加之昆阳城里,盗贼军粮、军需十分缺乏,早晚昆阳盗贼,必然会成为我们官军的囊中之物。

这伙无知狂妄的蟊贼,天天都在诅咒和抱怨他们的爹妈,为什么没有给他们生上一对翅膀,让他们能够飞出昆阳城去,逃之夭夭。

据属下预料,昆阳这一伙盗贼,他们现在已经是插翅难逃,有翅难飞了,一切尽在大帅的掌控之中。

末将私下以为,昆阳城的城市虽小,却十分的高大坚固,城外山水阻隔,地势局促,易守难攻,不利于我们的大兵团作战。

恐怕一时半会的功夫,官军还很难攻下昆阳城池,不容易一举成功。

末将私下以为,从战略上来说,昆阳城,其实是一个不太重要的据点,不会影响我们讨伐的大局。

我们百万大军,犯不着为这样一个小小的,不太重要的城池,而大伤脑筋,大动干戈,浪费贻误我们宝贵的战机,徒伤我军的锐气。

我们完全可以将昆阳城弃之不顾,或者派军围困昆阳的贼军,不让他们逃脱就行。

所谓擒贼擒王。

如今,叛贼集团的首脑人物,贼酋僭帝刘玄、国三老刘良、定国上公王匡、伪司徒刘縯等大盗,以及叛贼的主力大军,却都远在二百里外的宛城城下,与宛城守城官军,展开激战,那才是我们的大敌。

末将的意见是,不如我军兵分两路,向盗贼发动全面进攻。

一路人马,继续围攻昆阳,屠戮昆阳以及周边城邑的叛贼;

一路主力部队,直奔叛贼的基地棘阳、舂陵等地,围歼宛城城下,进攻宛城的汉军盗贼。

进攻宛城的汉军盗贼,才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消灭了盗贼首脑,其他盗贼,就群龙无首,无能为力,不攻自溃了。

况且,宛城是帝国六都之一,兵精粮足,城池坚固,如果丢失宛城,恐怕陛下会怪罪大司空大人。

如今,正是讨伐宛城盗贼的大好机会。

攻打宛城的刘縯叛贼,久攻宛城不下,他们必然已经精疲力竭,士气低落。主力听说官军前来夹攻,必然会大败逃跑。

而末将听说,贼首僭帝刘玄,又一向势单力薄,懦弱无能,没有多少威信,根本就不能够服众。

如果官军主力去攻,叛贼眼见我们的官军主力,直扑他们的巢穴,对他们内外夹击,汉军将士,必定惊慌失措。

盗贼内部,在我军强大压力之下,必然分裂溃散,丢下他们的贼首,各自逃命。

我们趁势猛击贼军,就可以一鼓作气,生擒假号者刘玄,斩杀盗贼勇将刘縯等贼将。

贼酋被擒,盗贼勇将被戮,围城汉军,必定彻底崩溃,宛城之围就会解除,我军定会大获全胜。

宛城的叛贼主力一解决,则盗贼大势已去。

昆阳之敌,根本就不需要劳神费力,自然就会平定了。

这是上上之策!请大帅三思!”

纳言大将军严尤,头脑清醒,思路清晰,一一为大司空王邑认真剖析道。

不想,大司空王邑,自以为是,并不接受建议。

“老严啊:

本帅又不是三岁大两岁小的孩子,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人。

你说的这些道理,本帅都懂得。

纳言大人,你就不要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了!”

大司空王邑眼露不屑,脸色阴沉。

“如果一个小小的昆阳城池,我们数十万官军,都无法解决,我们怎么能够有士气和信心,去解决围攻宛城的叛贼刘縯的主力大军呢?!

老严啊,本帅也知道你的建议,是出自对陛下的一片忠心。

刚才,本帅对你的申斥,大人你千万不要记在心上啊!

哎,老严啊,不瞒你说,你的虽然计策很好,但你其实是不知道,本帅心里的难处啊!”

大司空王邑,带着推心置腹的语气,神色忧郁地对纳言大将军严尤说道

“回想当年,居摄二年(公元7年)之时,我们至尊的皇帝陛下,对我委以重任。陛下任命我为虎牙将军,带领万人大军,前去东郡,围攻妄自称尊的盗贼翟义、刘信之徒。

我军最后大破东郡,取得大捷,斩杀了刘璜、刘宇等叛贼首脑,击败了叛贼翟义、刘信的大军。

只是因为当时,我没有立即生擒叛贼的首脑严乡侯刘信与太守翟义等人,而被人进了谗言,说了无数的闲话,受到了皇帝陛下的不少责备。

如今,我回想往事,还是恐惧在心。

皇帝陛下以天下为公,明察秋毫,崇尚一秉大公、大义灭亲的原则。

陛下连自己的亲生儿子犯罪,都绝不徇情枉法,要下旨诛杀,何况你我臣子呢!

本帅至今带兵打仗,依然是胆战心惊,心有余悸,常常寝食难安,唯恐违背陛下的旨意。

如今,我们兄弟俩,身统百万大军,对叛贼占领的第一个城市昆阳,居然都不能攻下。

怎么能够展示,我们官军的强大威力,威慑天下盗贼叛逆呢?

我俩怎么还有脸,回京向陛下交代呢?

恐怕我们最后,又会受到陛下无数的责备和斥责!

我们要先行攻破昆阳,踏平城池,屠杀昆阳全城的百姓老幼,洗劫一空,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我们的大军,将踏着昆阳叛贼的鲜血,向宛城及叛贼的老巢舂陵、棘阳等地挺进。

我军的前队,将高唱凯旋的战歌,后队将跳起胜利的舞蹈,岂不是一件非常称心快意的事情吗?

老严啊,区区昆阳小城,何足挂齿。

怎能难住陛下的雄壮之师,威武之师呢?

老严啊,你就不要再提你的什么建议,怠慢军心,扰乱人心了吧!

你只管听从本帅的命令,努力督促你的部下,竭尽全力,进攻盗贼才是。

免得事到临头,你部下的将士,又当逃兵,严重伤害我官军的锐气!”

大司空王邑,带着一些讥讽的语气,对纳言大将军严尤说道。

秩宗大将军陈茂,一听十分恐惧,欲言又止。

纳言大将军严尤,带着好意进谏,不会遭遇斥责,顿时心灰意冷,沮丧不已,自语道:

“哎呀,这难道真是符命图谶所说的天命吗?

两位三公大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油盐不进,拒不接受属下任何规劝的建议。

即使大军最终失败,我已经问心无愧,对得起陛下了,还能够怎么样呢?”

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见主将大司空王邑拒不纳谏,只有阴沉着脸,忧郁不安,气愤难平地退出了中军大帐。

这两位老将,只有恭敬地低下身子,忍气吞声地向主将叩头,连连不停地赔着不是,祈求主将的原谅。

他们还要不时地陪着笑脸,忍住内心的怒气与怨气,不住地请求两位大帅,暂歇雷霆之怒,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让国事,急坏了大帅的贵体。

当初,王邑奉命讨伐东郡翟义之时,翟义军力强大,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的郡县官军班底,我军都连战皆捷,何曾被困于坚城之下呢?”

大司空王邑,也深有同感道。

昆阳前线,官军主将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的大营里,气氛紧张不安。

两位官军统帅,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无处发泄,只好轮番轰炸似地,朝着倒霉的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发着火。

仿佛官军的进攻不力,都是由这两个倒霉的老家伙,所引起的。

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身在屋檐下,岂敢不低头呢?

几乎连能够分清公母的蚊子,也插翅难飞。

官军还升起了十多丈高的云车,俯视整个昆阳城中的情形,观察着汉军将士的一举一动。城里汉军将士动向,尽收新军眼底。

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944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