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张献忠传奇

220 张献忠深山藏巨宝

  • 作者:笑川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8-03 23:47:08
  • 字数:8394字

但是,四川究竟好不好打,这可说不准,这一次能不能打下四川,也说不准,闯军进了四川没有?更不知道,所以算盘珠儿虽然拨得圆,那谁知道有些什么变数呢?再说,现在还没到四川呢,路就越来越不好走了,现在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辎重,成千上万车呢,这么南征北战的,一路拖着,那就是拖累呀,要是哪一天被官军发现了行踪,一旦和官军打了起来,那就得随时快速行军,这些要打下了江山才用得上的巨量钱财和物资,这么一直随军带着,损失的风险可就太大了!既然已经靠近四川了,川东鄂西这一带山多人稀,甚是偏僻,与其这么每天带着辎重跑,那还不如全军都只留一个月的钱粮,其余的都找个易受难攻的偏僻山沟暂存起来,等到拿下了成都,再来运到成都去,也不为迟啊!而且,只要派有重兵保护,那可就比把所有家底都带在路上稳当许多呢!还有,在没搞定四川之前,要是再有巨量缴获,也可以送到这里来一并存着啊!

所以,张献忠把实现霸业前的困难,估计得十分充分,也为日后建国保存家底,想了很多,到接近巴东的这些天,可以说基本上想成熟了。不过,为了让众兄弟过年前休息好,就没有先透露出来,他要等找好地点后,再来告诉大家。因而,住下来刚休息了一天,张献忠一算时间,过年前还有八九天,骑马去找地方,还很能跑好些地方,没准过年前就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呢!于是,几人就化妆出发了。

四天后,渡江清剿县衙和乡里的也好,两路扫荡队的扫荡大营也好,张献忠的中军大队伍也好,都陆续到达了巴东江北的五里堆、旧县坪、焦家湾一带,并选择较平顺的地方,扎下了营寨。

一时间,这一代的山麓下、山沟里、山塬上、田野里,扎满了营帐,停满了车辆,方圆十数里,蔚为壮观!

自然了,条件不错,县太爷自然就有更黑更恶的敛财之道,不过,这次是两个大营组建的渡江突袭队,而巴东的骨头和刺儿,与秭归差不多,但这次是以更强得多的力量去拿下巴东,就不算是什么难事了,所以,行动过程,不提也罢。

张献忠自从游了诸葛祠后,心里越来越想要去入主四川,一来东汉末年有刘备成功建立蜀国,实现了霸业,还恢复了汉室,说明四川是块福地。二来建立一个蜀国,图谋天下,就比打下北京省力,坐天下则比治理全国省心,人生一世,撑死了活九十年一百年,多数人那可是人活七十古来稀呢,总不可能好容易打下了天下,但人都老了啊?那就不如早点打下四川,起码也坐他个几十年江山嘛,也好让打江山的兄弟们成家立业,落地生根嘛。三来呢,四川易守难攻,一旦坐镇四川了,只消把几处入川的要塞一守住,就可以高枕无忧,咱的后几十年里,也能好好儿享享清福呢!

张献忠先召集三路人马的大营将领开了一天会,听取各路、当然主要是南北两路扫荡队简要汇报战况,接受两路扫荡队上交的钱粮辎重,然后宣布,到过大年,满算只有十天了,全军走了这么远的路,这十天就干脆休息,啥也不做,并且隔天中午就打大牙祭,所有匠灶桩都准备过大年,靠近长江,尽量去多收购些鲜鱼,今年过年,一定要吃足意,喝尽兴,为来年往四川进军多攒点儿劲头。

开会这天的中午饭,大营将领们都在中军吃午宴,张献忠给所有主将、副将和参将都敬了酒,又特别给新参加义军的参将单独敬了酒,这让新参加义军的将领,感到特别心热。

这几天,张献忠一行七人,这几天把奉节、云阳和万县离江北面远一点儿的山区,把大宁、城口、开县这一带能去车马的乡镇,都走了不少地方,最后确定在云阳和城口之间的一个没有地名的地方,稍靠近城口一点儿的一处呈葫芦形的地方,这里距关面乡、白泉乡和红池坝,都有一段距离,而且都隔着不小的山,但却从东南往西北有一条小河,河边紧靠山麓的路,完全可以通车马,小河和山路进入了“葫芦口”,再经过三里左右“葫芦颈”,里面是一个方圆十多里的特大坝子,坝子里靠西面山下,有个住户散乱的村落,里面有住三四十户人家,把靠西边村落的坝子开辟了一片田土,但人少坝子大,这个山间大坝子大多数地方还是树林、灌木和荒草。这个坝子里的住户,因离乡镇都远,离县城就更远,也没多少人,所以稍近一点儿的三个乡的里正,都懒得来这里收税催粮,这里的居民,那简直就是过的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张献忠一行几个,这个时候穿便装去那个方向干啥?

原来,这一路西进,因为有南北两路扫荡队在前开路,中军就只管行军,沿途并无多少需要临时应对的事情,张献忠这个一直以来都是一马当先打头阵的猛将,甚是“闲”得不自在,所以就有时间想很多问题。

不过,张献忠他们走访这些人家发现,这里的人虽然不交税,不纳粮,不受谁盘剥,土匪似乎也没有谁发现这里比较适合落草,而邻居们相处也和睦,但也因太偏僻,到哪儿赶集都不容易,所产物品,交换困难,所以日子过得有些土,除了不会饿饭,但总体还是过得很是简陋,很是贫穷。

看好这里时,因身上带的银两毕竟有限,张献忠就叫王泗来动手,先给每户人发了一两银子,告诫每户居民,要想长期过好日子,千万不能说出去,并答应,过了大年后,不超过正月间,大军驻进来后,一定要好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并教年轻人学读书识字和各行手艺。

一户人才一两银子,张献忠他们觉得很是歉意,但那些深山里的居民,却感到发了大财!自然了,拿了银子的山中居民们,一送走他们几人,就开始日日盼着他们早日到来了。

张献忠本人则刚休一了一天,就叫上王泗、景大山、吴刚和肖锋几人,另叫上两个传令兵,换上便装,带上些银两,还特意带了两只信鸽,给中军守御大队和文算师打了个招呼,就径直出了大营,朝着西北面四川境内的大宁方向而去。

张献忠挥手制止住大家,说:“诶——,咱们王家军的大业,是咱们众兄弟大家的事嘛,小事情自然是小弟自作主张了,可大事情,还是要和众位兄长商量的嘛!请众位兄长先听小弟说说,然后大家再来评判!是这样的,咱们不是定下了要打下四川吗?一旦搞定了四川,在成都去建了蜀国,也好让打江山的兄弟们都能成家立业,落地生根嘛。而且四川易守难攻,一旦在四川建国了,只消把几处入川的要塞一守住,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咱们的后几十年里,都能好好享享清福呢!可见,拿下四川,就是我们王家军的大业。

“但是,四川究竟好不好打,还能难说,这一次、甚至下一次,能不能打下四川,也说不好,我们也还不知道闯军进入了四川没有呢!总之,谁都说不清,在拿下四川前,还会发生些什么变数!再说,现在还没到四川呢,路就越来越难走了,然而,我们已经拥有了太多的辎重,几千上万车呢,单是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就不下八百车,像我们现在这样东征西战的,一路上把这么多辎重拖着,这不是拖累吗?

“早迟有一天,我们会被官军发现行踪,一旦和官军打了起来,那就得随时都要快速行军了,兄长们都知道,和官军打仗,那可是对打的时候少,运兵的时间多呢!这么多要打下江山了才用得上的巨量钱财和物资,就这么一直随军带着,损失的风险可就太大了!兄长们说是不是呢?

“我们既然已经靠近四川了,川东鄂西这一带,山多人稀,甚是偏僻,小弟就有了一个想法,与其这么每天带着辎重东奔西跑,那还不如全军都只留一个月的钱粮,其余的,就找个易守难攻的偏僻山沟暂存起来,等到什么时候拿下了成都,再来运到成都去,那就是立国的资本啊!而且,只要派有重兵保护,那就比把所有家底都带在路上稳当许多,兄长们说是不是呢?另外,在我们还没有在四川建国之前,要是再有巨量缴获,不方便成天带着,也可以送到这里来一并存着啊?

“所以,腊月间众位兄长休息之时,小弟就和几位兄长去好几个县踩过点了,发现在云阳和城口之间,稍靠近城口一点儿,有一处呈葫芦形的地方,能囤千军万马,四面有大山为屏障,只有一条流着小河的山口能够进出,甚是偏僻,十分隐秘,正好可以用来囤储我们的家底。小弟想着,要是众位兄长同意,这两天,各大营就都留足一个月的用度和口粮,其余的都送到囤储地去,请王泗将军带上万把军士专门守护,下面就请兄长们议议!”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八大王老弟,还真是个干大事的人啊,想得如此周全!众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好哇,这真是太有必要了!”

接着又有几个将领说:“八大王老弟,下命令吧,明天就开始清点钱粮,这件事做好了,就好轻装开始今年的行动了!”

张献忠说:“既然兄长们都觉得有必要,那小弟就开始做安排了!”

……

到一六三三年,也就是崇祯六年的正月初八这天,张献忠召集十八个大营的所有主副将领开会,人到齐后,大家先相互拜了新年,然后,张献忠说:“各位兄长,为了官府的人全部都归班到岗,我们才好全部消灭,所以,开始今年的行动,我们就定在正月十五以后,正月十六开拔。不过,眼下这六七天,我们王家军还要做一件大事,今天特意请兄长们到中军来聚聚,和众位兄长商量商量!”

众将领都纷纷嚷着说:“八大王老弟,你想的事情,总是不会错的,老弟你不如直接下命令吧!”

张献忠他们一行七人回到军营后,就已经腊月二十八了。

休息了两天,就过大年了。

却说这个巴东县,正处在川鄂两省的边界上,真正的两不管地带,虽然地形崎岖了些,但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巴东县这一类地方,农耕收入要略逊于平原和浅丘,但山林特产和水运码头,却是更好的生财之道,所以,巴东与秭归相比,啥都不输于秭归,而县域地盘,却比秭归更大,更比秭归肥油!

大军过年,无非就是尽量吃喝,菜肴远比平日酒宴的品种多,还能吃上平日不容易吃到的鲜鱼,但却不能像民间那样放烟花、舞狮舞龙、进戏院、耍把戏。所以,大军团年,虽然吃得热闹至极,却没啥值得交代。

不过要插上一笔,正月初几头这几天,张献忠可是特意把谭青杨、申老镖头和萧望南叫到中军来,再叫上景大山、吴刚和肖锋,专门陪孙可望、艾能奇、李定国、刘文秀四个孩子去爬山、逛江边,拿着碎银子到各处百姓家拜年。

自从在柏山寺收了这四个孩子作义子以来,可见,张献忠对他的这四个义子,早已不是仅仅完成老和尚的嘱托了,还真是深爱这几个孩子了!

当然,义军来了后,虽然并没有在扎营的这些地方有所缴获,但还事从辎重中拿出钱粮来,给每个百姓分了五十斤粮,发了一两银子,占了百姓的庄稼地的,则按三倍赔付了百姓的青苗费,还另外给些碎银子做补偿,所以百姓对义军也特别欢迎。

全军到齐并扎定营帐后,是一六三二年,也就是崇祯五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一。

阅读张献忠传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001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