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张献忠传奇

312 “明军”过江

  • 作者:笑川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8-08 09:23:48
  • 字数:7140字

第四路军的曹树人、孙子武、段豪英、秦东岳、周学瑜、欧阳箫等大营将领,拿下紫阳后,不但教会了百姓怎样说,还特意在下午时分,当着百姓,朝着安康行进,走到黄昏时分,还特意经过高坪乡,顺便杀了里长全家,把里长家的财富委托给乡镇上的长者去发放,说是要连夜赶路,去攻打安康,就不在镇上过夜了。走到了天黑以后,路上不再有行人了,这才在高坪乡与大竹园之间,折路向南,并且把转了弯的路上的痕迹进行了清除,还特意往安康方向很自然地丢了几里路的废弃物,然后连夜往南,也不知走了几十里路,发现一处荒山沟,就扎营休息,然后,先晓宿夜行了两天,从界岭乡和官元乡之间南下,但并没有到完全可以去住一住的城口县城去,而是从城口东面三四十里处南下,直接朝关面乡方向行进,进到了葫芦谷里,去与按计划要在葫芦谷休息一个月的第一路军会合,顺便也能与王泗兄弟叙几天酒,然后,等时间到了,就与第一路军一道去夔门渡江。

再来说第八大营,领到了任务后,谭青杨、申老镖头和萧望南就带着队伍,直进奔万县而去。

巴中到镇巴,直线距离都够左良玉急行军三天的,何况大巴山区山梁高大,起伏连绵,绕的道路要超过直线距离一倍两倍以上,再说了,小跑式行军,头一两天还行,多两天就只能快走了,也是左良玉带的是剿匪军,经常都在行军,要是驻囤军、戍军,平常就在军营校场里跑跑步,练练兵,这么跟着张献忠的屁股跑,军士们那还不早就把双脚跑起水泡血泡了?

到了第七天,左良玉军总算赶到了镇巴,多处一打听,听说四五天前,义军就离开镇巴去打紫阳了!他哪里知道,这个时候,郑崇俭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剿灭流寇,这可是左良玉的专门任务,而且是以戴罪之身将功赎罪的任务,怎敢怠慢呢?虽然军队没那能力昼夜行军,但白天急行军,还是不能少的,于是,左良玉军就每天都在小跑前行,追击张献忠!

原来,第四路军的第十七、第十八大营,并没有在拿下镇巴前先休息十多天才动手,而是刚刚到了镇巴一两天,就商量着想到葫路谷去玩玩,所以还在左良玉刚追过通江的时候,就已经拿下了镇巴了,并给镇巴百姓分发了银子,特意教会镇巴的百姓怎样给日后来打听的官军回话,一要说义军很多很多,但两个大营有两万几千人,在百姓眼里,也确实很多很多了,二是不管官军什么时候来问起,都别说实际开拔的时间,一定要说“走了四五天了”。这对每人得了二两银子的镇巴百姓来说,就张张口说句话的事情,太简单了,怎么说都行。所以,义军都离开镇巴十几天了,他们听到的,却是“四五天”!

等赶到紫阳,一打听,左良玉更郁闷了,听紫阳的人说,张献忠的义军号多好多哟,杀官杀富,周济百姓,大方得很呢,出手就给每个百姓发二两翘宝银子,这才是王者之师呢,哪像你们官军,在百姓面前不仅特抠门儿,还态度不好!人家义军,把官府和富人的钱财缴过来,发给百姓就走了,下一站要去打安康,安康的百姓又该发财了!走了多久了?哦,五六天了,没准儿,安康的百姓都已经分到翘宝银子了呢!

他妈的,这些贼军流寇,难不成个个都是神行太保戴宗投的胎?又把咱们多落下一两天路程了!

事前已经说好,长江北岸的属于万县的乡镇辖区,由拿下开县的第六大营和拿下云阳的第七大营去剿灭,第八大营就专力于拿下南岸的万县县城和清缴万县在长江南岸的乡里。所以,第八大营,就一直插到了万县北港口高梁乡以东,离江边不过十来里的地方,才扎下营帐。

就下来,左良玉就挥师朝安康追过去了。

设想一下,当左良玉军气喘嘘嘘地追拢安康,再次遇到追拢苍溪的那种局面时,这位武功奇高、用兵如神的剿总大都督,会是什样的一幅状态呢?嘿嘿嘿嘿!

这天,到了营地时,天尚未黑,趁队伍扎营和埋灶做饭时,谭青杨、申老镖头和萧望南几人,就换上便装,骑马来到渡口边,观看这个渡载量远比夔门要大的大型渡口,但见江面不是很宽,只是没峡谷段那么太过峡窄,所以水流就相对平缓一些,这就比水流湍急的渡口摆渡容易多了,而能起船泊船的码头很长很大,所以,船也很多,心想,十来个大营,连同辎重,两三天就能过完。

三人看着看着,心里就在想着渡江夺县城的方式了。

在回营的路上,三人就已经商量好了,晚饭后,就直接派传令兵去给二十四个大队传令,要求今天晚上就做好准备,明天吃过早饭,就开始行动。

这一回,军队实在是太累了,左良玉不得不下令,休息一天,破例给全军做一顿酒宴,犒劳犒劳将士,他担心再这样疲累下去,当心人心涣散,都各自逃跑了!

一行人找了个僻静处,碰在一起简单商量了一下,谭青杨就对其中六个传令兵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六个传令兵走后,众人就进了一家有说人书的大场子茶馆,一人要了一碗盖碗茶,等候着四个“明军”大队渡江到来。

因为是白天,又是上午,梁大人肯定在衙门里,他若是有儿女,那么都会在梁记码头商会、梁记武馆、梁记镖行、梁记赌馆、梁记青楼这些行当里,是很分散的,而且他们那里要是有什么危难,戍军肯定是要出兵过来救援的,所以,白天行动,第一要务,就是要先消灭戍军!

传令兵本来就是跟着一路参加了踩点的,自然就把各处地形都说得更清楚,他们回到江北后,依次向所有大队传达了谭青杨的命令,然后就随先头“明军”大队渡江到城里来,向谭青杨复命。

谭青杨等突袭队将领一听说“明军”大队一进了城,就直奔靠近南城墙的军营去了,于是,给了茶钱,也朝军营赶过去……

接下来,突袭队仍然显得不是一帮人似的,三五七八人一伙,各自都保持了一点儿距离,但实际上又是一道,把县衙、有个叫“梁府”的豪华府第、戍军军营、梁记码头商会、梁记武馆、梁记镖行、梁记赌馆、梁记青楼和七八家高门大户,都看在了眼里,对于那个梁府是不是县太爷的宅院,本来都还想找老乡问问的,但一看凡是最能吃钱的行当,竟然都是梁记!这对于屠灭府县多年的义军将领们来说,就不用再问了,这里的县太爷,一定是姓梁,这些行当都是梁大人的!

想一想也是,这个万县的梁大人,仗着自己对上能手眼通天,在本县则一手遮天,什么来钱的行当都姓梁,连青楼都要打上梁记招牌,放在平日里,确实会吓退江洋大盗和所有夜猫子窃贼,但遇到义军了,却自然而然地成了靶子了!

第二天早饭后,第一大队主将刘进忠,第二大队主将马元利,第三大队主将张化龙,第四大队主将王尚礼,第五大队主将王定国,第六大队主将冯双礼,第七大队主将张泽玉,第八大队主将王诚,第九大队主将梁大奎,第十大队主将陈知同,第十一大队主将陈同生,第十二大队主将黄天虎,第十三大队主将刘传魁,第十四大队主将谭天星,第十五大队主将陆豹,第十六大队主将欧阳山,第十七大队主将段承祖,第十八大队主将武岳山,第十九大队主将夏侯成,第二十大队主将常大旺,第二十一大队主将姚祖承,第二十二大队主将戴忠,第二十三大队主将廖兴邦,第二十四大队主将黄钟吕,二十四个大队的全部主将和谭青杨、申老镖头和萧望南三人,再带了十二个传令兵,组成便衣突袭队,提前吃过早饭,先渡过江去,混进城里去踩点,摸清县城情况,其他人都等着传令兵回来传达命令。

其他各大队,全都由副将指挥,准备着听候命令行事。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队,换上“明”字胸标背标,扛“明”字大旗,在江边等着,准备先行过江,假明军过完江后,其余大队就紧接着过江,过了江就去包围县城。如有变故,具体怎样行动,则等传令兵来传令,按命令行动。

却说左良玉追击到苍溪扑了空,返回巴中后,听到了贼军在镇巴出现的消息,心中非常吃惊,心想,自己这是被贼军骗了,说不定出巴中不远,贼军就改道北上了!而且,是昼夜急行军,要不然,前后往返也就六七天,要是正常行军,他们怎么也走不拢镇巴!唉,真是大意失荆州啊!于是,紧急下令,立刻朝镇巴追赶!

准备妥当后,突袭队一行人,就先乘了一艘小渡船快速渡江,一到岸,一行人就直接从西门进了城。

大白天,城门口虽然有军士、衙役各两人守城门,但只要不是特别可疑,或者没有打架滋事,一本不会被盘问,所以一行穿便装的突袭队将领,分成三五七八一伙,顺顺利利就进了城。

在城门口,突袭队看到有守军士兵,说明城里驻有戍军。说来也是,万县这种连接南北的大型渡口,官军怎能不派驻军呢?这里的驻军,顶头上司应该就是秦良玉了,所以,不可让官府和军队中的一只苍蝇飞出了城去!另外,既然是秦良玉的军队,秦良玉这老女将很会带兵,她手下的兵,不可指望能够收降,必须全部歼灭!

遭了,差了四五天路,少说也有三百里距离啊!虽然说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他张献忠跑不掉,但耗时太多,也不是个事儿啊,既枉耗军需,又劳顿军队,他妈的,这狗日张献忠,咋这么狡猾,一个草民流寇,竟然也会玩声东击西?

没办法,左良玉赶到镇巴,气都不敢歇一口,就连忙挥师朝紫阳追赶了!

阅读张献忠传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001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