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云越往事

第八十一章

  • 作者:巫羽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10-14 15:15:57
  • 字数:7734字

越潜身穿甲胄,手执短剑,身形高大,英武刚强,他迈开步伐走在队伍在最前面,从者如云。

在城墙上□□兵的掩护下,越潜率众袭击迎面而来的融兵……

眺望北城门外的融兵, 樊春皱眉:“昨日刚打一战,今日又来, 这些融兵累不累吗。”

他的手臂缠绑布条,昨日流血的手指也已经止血,咬咬牙, 受损的手臂勉强还能张弓搭箭。

樊春和樊鱼站在城楼上,他们一个执弓, 一个执短剑,各自领着一支小队。

忽然,金谷关的北城门大开,从城中出来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统领正是越潜。

没有时间惆怅,听见城外的号角声响起, 樊春立即将箭搭在弓上,聚精会神瞄准前方的融兵队伍。

樊鱼登下城台,走向自己的队伍, 这是一支带盾的剑兵,樊鱼携盾握剑站好位置,目视前方,神情毅然。

午时,融军鸣金收兵,战场一片狼藉,留下数量众多的攻城武器,而这些攻城武器中,几乎所有的射箭台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

他们站在垛子后头,只露出一个脑袋,仿佛身躯已经融入墙体,成为这牢固关隘的一部分。

融兵开始进攻了,他们拉出更多的攻城武器,亮出所有的家底。

越潜率领士兵出城迎敌,着重破坏的就是攻城武器。

融兵将领赵璋在这场战斗中被流矢射中手臂,他返回营地,摘下头盔坐在帐内,一名药师低头为他疗伤。

两天前,赵璋率领五千精兵前来支援孟阳城,当时踌躇满志,此时神情沮丧。

队员纷纷拿起盾牌,举起短剑, 齐齐面朝城外的敌军。

该庆幸他一再出城迎战融兵,还能全须全尾活着回来。

越潜悠悠道:“刚刚探子来报,南城门外的融兵退至金谷渡口。”

风伯益大惊,喜道:“该不是张泽已经攻下彭县?难怪今日只有北面敌军前来攻城,南面没出动!”

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风伯益大喜过望,激动地搓着手。

越潜面上有笑意,不是特别激动,可能他早有预料。

即便无法互通消息,他相信自己留在云越南部的部众会前来接应。

越潜分析:“张泽要么已经攻下彭县,要么即将攻下,融兵举动才会这么反常。昨日刚发生大战,今日融兵又匆匆出兵,急着想攻陷金谷关。”

风伯益往席子上一座,坐姿洒脱,一只手撑在大腿上,如今局势已经明朗,融兵可别想将他们一直困在金谷关上。

“如果张泽真能来接应,咱们就得开始考虑怎么撤出金谷关。”风伯益陷入思考。

刑徒中大半都是没有战斗力,行动缓慢的人,撤离行动将十分困难。

一名士兵端来食物,摆放在食案上,统帅的食物,也只是鱼羹和蒸米饭。

越潜捧起一碗蒸米饭,一口气吃下大半碗,他抬起头,见风伯益还在冥思苦想,悠悠道:“我有一个让伤兵,妇孺孩子都能安全撤离的办法。”

夜色浓浓,昭灵沿着一条崎岖的小道行走,返回自己位于营地中心的营帐,他刚前往收治伤兵的大帐篷,探视过受伤的士卒。

耳边伤员的痛苦吟声渐小,直至被北风淹没。

这几日来,昭灵看惯了死亡和伤痛,内心逐渐有些麻木,即便直面血淋漓的创口,听着士兵撕心裂肺的惨号,他也不再退缩,能保持镇静。

掀开帐帘,昭灵进入营帐,营帐外站着数名护卫,他身处融兵的营地里,护卫仍不敢懈怠,尽心尽职。

夜深,周边难得寂静起来,昭灵坐在书案前,面对一盏油灯,案前摆放着一份云越旧地的地图。

昭灵浏览地图,目光落在云越西部和南部的分界线——南夷水。

南夷水的北岸是金谷渡口,南岸是彭县。

今夜四周太寂静了,有些不适应。

自从来到孟阳城,有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不停的读阅文书,不停的讨论战事。

昨日看见彭县被攻陷的消息,那

一刻,昭灵的心情极为复杂,到此时,他也没能理清。

离开书案,脱去衣服,昭灵卧在床上,闭上眼睛

眼前浮现出紫铜山上的铜草花,绵绵数里的紫红色,忽然化作一片血红。

一轮残阳挂在紫铜山的山脊上,映入眼眸的血红色已分辨不出是花儿,还是鲜血。

山麓那座规模宏大的冶场空空荡荡,任由北风肆虐,无数深邃而可怕的矿井在地下延伸,不知通往何处。

睁开眼睛,在昏暗中,昭灵听见有人轻轻叹息,那是他自己的叹息声。

凌晨时分,营帐外传来声响,昭灵披衣出来探看,见卫平执着一块白帛,正在盘问一名士兵,士兵边讲述边举起一根箭。

“公子,刚刚有箭射入营中,携带着这东西。”卫平把白帛递交昭灵,他没道出上面有字。

从士兵手中接过白帛时,卫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辨认上面的文字。

昭灵携带白帛返回营帐,他在油灯下读阅,发现是一份停战书。

书写者的笔迹十分熟悉,文字刚劲有力,那是越潜的字。

停战书的字数不多,它用简练的字句说明一个事实:张泽已经攻下彭县,正在渡南夷水,不日将抵达金谷关。

并提出一个要求:只要融国将金谷关附近的融兵撤离,越潜就会从金谷关撤军,返回云越南地。

手指触碰白帛上的文字,昭灵在思考,同时卫平也在思考,两人都不言语,书案上的油灯快燃尽了,灯火忽明忽暗。

权衡利弊后,卫平道:“如今战局确实已经被扭转,我军得从主动攻击,变为防御了。”

用手指轻叩书案,卫平分析道:“等张泽领兵与越潜汇合,我们这点兵将抵挡不了他们的攻势,紫铜山会落入云越人手中,恐怕孟阳城也守不住。”

设想,如果越潜跟张泽汇合后,选择进攻,而不是后撤,那孟阳城的情况将很危急。

昭灵的指腹在停战书的署名“越潜”二字上摩挲,他说道:“越潜如果想占据紫铜山,就必须守住金谷关和孟阳城,抵挡住我军之后源源不断的讨伐。那样,他必须抛弃云越南部,将所有兵力调到云越西部。”

稍作停顿,昭灵继续说道:“失去云越南部,越潜就是成功守住金谷关、孟阳城,也会因为缺粮而难以支撑,必然失败。”

云越西部虽然是最重要的铜矿生产地,但做为山区,当地的粮食无法自给,养活不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眼下,我们无力讨伐越潜,他也无心北上,似乎也只能让他带着刑徒南下。”卫平平静陈述,这是个事实。

两害取其轻,越潜占据云越西部的话,融国无法承受这个结果,融国需要紫铜山矿场。

停战书的字句精炼,语气沉稳自信,昭灵仿佛能看见越潜写下这些文字的模样。

他胸有成竹,志在必得,提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

卫平站起身来,整理衣衫,他悠悠道:“张泽过河后,越潜后方有人接应,他完全可以率众出金谷关,自行撤离。他是怕我军追击,所以写下停战书,为了将那些老弱的刑徒也安然带回云越南部。”

这是个怎样的人啊,做出任何将领也不会去做的事。

“还真如公子所料,他不会抛弃老弱病残。”卫平扼腕,可惜没能将越潜除去,这人日后必然会成为融国的大患。

融兵将一份帛书射进金谷关时,正是午后,燕起捧着一大碗米饭狼吞虎咽,听见士兵的交谈声,他也没搁下碗。

燕起历经千辛万苦,昨夜终于从彭县抵达金谷关,他带回彭县的捷报。

返回途中,燕起好几次遭遇险境,尤其经过金谷渡口时,差点落融兵手里,这一路他走得十分艰难。

日夜兼程,又倦又累,燕起来到金谷关,将好消息告诉越潜后,便倒头就睡。

一觉睡至第二日午后才醒来,腹中饥肠辘辘。

吃完第三碗米饭,喝完一大钵鱼汤,燕起摸摸圆滚滚的肚皮,惬意地躺在城墙上晒太阳。

融军同意停战的帛书,经过数人之手,递到越潜手中。

越潜打开帛书,见到一行字,字迹清俊秀雅,明显是公子灵亲手书写。

寥寥几字,写明融兵撤军的日期,时间,和撤出的距离,没有署名。

字里行间显得那么清冷,理性,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导演保证,越蛇还是能见昭灵一面的。

————————————感谢在2021-09-08 01:58:16~2021-09-08 20:17: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榫卯构件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怡然自得 40瓶;榫卯构件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风伯益从窗前离开,走至越潜身旁,一名药师正在缝合越潜右手虎口上的伤口。

越潜与融兵激烈作战,虎口在打斗中被兵器震裂。

赵璋一拳捶打在木案上,恼道:“老子自从十五就随军打仗,还是第一次打得这么窝囊!”

昨日,知道敌军的后方部队(军师张泽)已经攻下彭县,赵璋就意识到恐怕再没有机会攻下金谷关。

大清早, 融兵再次攻打金谷关,风伯益守北城门,南城门由风显看守, 风家夫子都负了伤,守城门的士兵不少身上也有伤。

今日仓促出兵攻打,也是做最后一搏。

金谷关内,刑徒们正在庆祝大获全胜,就连老弱妇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由衷的感到欢喜,第一次不再因为处境而担惊受怕。

负责炊事的后勤在城中架起大锅,烹煮食物,煮的不过是野菜,鱼干,稻米和豆子,有食物果腹,人们便已经心满意足。

“今日只出动北面融兵, 南面没来,应当不用像昨日打得那么艰苦。”樊鱼握紧剑柄, 死死盯住远处在做进攻准备的融兵。

樊春叹道:“你我在城墙上还好, 青王今日又要添新伤了。”

阅读云越往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1413.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