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445章 一朝起复

  • 作者:苍笙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9 01:30:24
  • 字数:4620字

这个回答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关赵王寻廉颇的记载。

当年赵国在秦国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悼襄王派人去寻找廉颇,廉颇就是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纵马驰骋,表示自己尚堪一用。

例如前文提到过的那句“卿年事已高......夙兴夜寐,朕实不忍......”,听上去像是慰勉,其实却是劝退。

又比如李承乾现在问的这句“尚能饭否”,似乎只是一句和“你吃过了吗”一样的普通寒暄,可是放到官场上,却别有深意。

中国的官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约定俗称的潜台词,表面看上去是一回事,实际上却是另外一个意思。

之所以要这么说,其实也是另有玄机。

而如果不愿意接受任命,或者想要谈谈条件,则会说自己已经老朽,吃不下去什么东西了。

如此一来,既拒绝了上位者的要求,却又不至于太过露骨,让上位者没了面子。

侯君集现在将这句话放在自己身上,就是为了向李承乾表明,他是和廉颇一样的忠臣,只要皇帝有所任命,他必然会像廉颇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侯君集出身名门,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当下拜道:“有劳陛下挂念,臣虽老朽,尚能餐饭一斗,肉十斤,被甲纵马,无所阻碍。”

虽然侯君集生的比较魁梧,不过要真是让他每餐吃一斗米,十斤肉,只怕他早就撑死了。

......

听着侯君集的回答,李承乾稍稍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当年那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陈国公,竟然也会有这么谨小慎微的一天。

这让他在心里慨叹自己手中权力巨大的同时,也生出了一丝警惕,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陷入权力的牢笼无法自拔。

......

可是如果他不能让李承乾满意,那没什么好说的,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继续在家里关禁闭吧。

......

侯君集也知道好歹,闻言没有丝毫犹豫,跪地拜道:“陛下天生神圣,明见万里,连陛下都无法决断之事,臣又有何德何能,可为陛下出谋划策。”

“臣所知者,唯有尽忠职守、肝脑涂地而已!”

说完,整个人五体投地的拜伏于地。

李承乾抿了抿嘴角,目光落在侯君集身上,半晌方才说道:“侯卿请起。”

“谢陛下。”侯君集顿首再拜,起身退到一旁,等着皇帝的最后决断。

李承乾右手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动,权衡几息之后淡然说道:“朕欲拜卿为玄甲军大将军,坐镇陇右,卿家以为如何?”

......

当初在改革军制,设立七卫大军的时候,其他六卫都确认了执掌。

唯有镇压陇右,直面吐蕃和西突厥兵锋的玄甲军,李承乾只任命了执失思力为将军,代行大将军事,而没有确定大将军的人选。

这个位置,从一开始就是专门给侯君集预留的。

侯君集这人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之前和李承乾也相处的也不怎么愉快,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家伙是继李靖之后对付草原部族最有办法的人。

尤其是在和西突厥的两次大战之后,侯君集在草原部族心目中的形象,已然彻底超越李靖,成为了魔鬼在人间的代言人。

据缇骑卫探查到的消息,现如今的西突厥,很多部落都立起了侯君集的牌位。

不过不是用来祭拜,而是用来诅咒的。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侯君集遭受来自天神的惩罚,暴病而亡,以免自己在战场上遭遇这个恶魔。

朝廷和西突厥开战在即,李承乾觉得,如果自己把侯君集放到陇右,凭借他的恶名,都不需要要真正动手,就足以让一些胆小的部族就此远遁。

......

有关朝廷要对西突厥下手的事,侯君集已经从侯景那里听到了一点风声。

皇帝现在把自己安排到陇右去,为的是什么,他也能猜出个大概。

他原想着只要能够再次踏上战场就已经心满意足,却没想到皇帝一上来就委以重任,当下一脸欣喜地走到御陛之下拜道:“下臣谨遵陛下之制!”

李承乾应了一声,神色转而变得有些严肃,告诫道:“侯卿,此番不同以往,大军出塞,是为了收服西突厥之地而去的。陇右之事,绝不可再发生,否则休怪朕无情!”

当初脑子一热,在陇右做下那种事情,这些年来细细回想,侯君集自己也是后悔不迭,闻言连忙拜道:“陛下教诲,臣必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李承乾这才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道:“既然如此,卿家便先回去吧,任命卿家为大将军的诏书,待朕回到长安之后便即下达。”

虽然改制之后的军队已经成了李承乾的一言堂,不过形式上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

类似于大将军这么重要的职务,必须要先和几位宰相商议之后才能正式任命。

侯君集也明白这一点,当下躬身再拜:“下臣告退......”

说完,便在黄安的带领下朝殿外走......

“朕想请问侯卿,似卿家这等忠诚干练之人,朕当如何使用为好?”

这个问题,算是李承乾对侯君集最后的试探,如果侯君集能够认清自己的定位,那么李承乾不介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否则,杨广的下场,就是他的将来。

......

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稍作沉吟之后,李承乾的目光重新变得清澈,微笑着看向侯君集:“侯卿身体康健,朕便放心了。朕有一问,还请侯卿为朕解惑。”

侯君集连忙起身拜道:“臣愚钝,不敢当陛下‘解惑’之言。陛下但有所问,臣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已。”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继续道:“先帝在时,曾多次教导于朕:为人君者,当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只可惜朕德薄,无先帝那般的识人之明。”

自从战国时期廉颇之后,这句话就成了上位者准备启用某人时必说的一句台词。

作为被询问的人,如果愿意接受任命,当然是要将自己形容成一个饭桶。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8049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