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龙殒记

第67章碑石游记

  • 作者:南国明月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7-21 21:59:20
  • 字数:5874字

同为读书人,他自诩离合书院在学术上并不比儒宫那帮人差。

可是修行一途,二者之间的差距可就差了太多。

江凡自观炎山顶下来,路过山腰的纯阳剑道,再经过山脚的离合书院。

此两处地方的路过,让江凡汇同了十数人的队伍。

稷下的北面多山,这些山不高,但却连绵群起。

“好!江不服,有种你就闯入碑林深处,挫一挫儒宫那帮牛鼻子的锐气!”姜阳明拍手称好。

“江不服被山长惩戒了几次,现在收敛了许多。”姜阳明笑道。

他是离合书院的学长,颇有名望。

每每在儒宫面前,被拿来作对比,被压得抬不起头的,总有离合书院。

江凡淡淡瞄了眼二人,面上神情淡然。

“你们纯阳剑道、离合书院,弟子者众,应声如云。我炼器道比人多自然比不过,若说实力,我一人足以横扫你们一片。”江凡轻淡道。

正因如此,但凡离合书院的弟子,多不待见儒宫之人。

“江不服,我很欣赏你的气势。但儒宫那帮人可不是靠气势就能吓退的,一切看实力说话吧。”张远扬神情自若,言语中有些不屑。

江凡没有过多搭理,一路走来浩浩荡荡,众人快速挺进北山。

离合书院的一众弟子,跟在他身后。个个折扇纶巾,俊美白袍,气度不凡。

故此,每次碑林开放,稷下学宫各学派应者众之。

唯有一点不好的是,碑林被历代先贤留书的同时,同样留下了各种禁制。

这些禁制日积月累,数量庞大。加之碑林特殊的地位,稷下学宫是万万容不得这些禁制的消弭。

因此这些禁制不但没有因岁月流逝而衰弱,甚至因稷下学宫的刻意保护,反而逐年加强。

越往碑林深处,禁制就越强,人也就越难以深入。

偏偏历代先贤以儒家之人居多,加之当代的稷下学宫大先生陈咸,就是儒宫之人。所以相应的,应对各种禁制之术,儒宫颇为占优。

故此,这才有了张远扬方才的那番话。

当江凡等人来到北山的时候,人潮如涌,北山的进山口拥堵异常。

“各学派弟子依次进入碑林,保持好秩序,切莫拥挤!”

山谷中传来长者的话音,不时有长者驾驭飞剑巡视周边。

山谷两侧的山腰上,更有一众教习伫立,时刻关注着山谷中的动向。

这处喇叭口状的山谷,开口颇为广阔。

延伸入内数百丈后,就愈渐收窄,其内只有一条十数丈宽的狭长幽谷。

这道狭长幽谷就是碑林,内部留书的碑石如林,岁月沧桑。

江凡与纯阳剑道、离合书院众人,随着大流慢慢进入碑林。

刚一进入碑林的刹那,江凡就感觉到内在的元气,比外界要浓盛许多。

四周传来数道隐晦的气息波动,起初江凡还有些疑惑。

但当朝内深入后,看到如巨木一样的林立的碑石后,他就了然了。

这些气息,正是自碑石上的禁制散发出来的。

这些碑石奇形怪状,千奇百异,上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禁制。

江凡尝试着用手指触摸了一下,发现根本无法触碰碑石,被挡在了外面。

“这些山谷口的碑石,都不是什么好货,看看就行了。越往深处走,难度越大,碑石的质量越高。”姜阳明解释道。

江凡仿若未闻,他抬眼看着碑石上铁画银钩,龙游蛇走的文字。

通篇读来,这似乎是一篇游记。

“余游大观五载,赋山水以情,历商廷以西,观千山莫不睹民风悍然……妖兽同居,人鬼同存,荒野败庙,多书生与野狐绵意如丝……”

江凡读完后,瞬间头大,脑洞大开。

“商廷还有这样的画风?”江凡有些不可置信。

倒是一旁的姜阳明却笑了起来:“商廷就是这样,我秦国大体还好。但偏远之地,也比商廷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我们这些人要尊贤者教化,革陋破瘴,鼎新王治。”

江凡默然,没有回应姜阳明,继续一路深入。

其间,他看了很多碑石,上面的文字大多以游记居多。

都着重介绍了天府大陆中州三国的风土人情,甚至有些游记还记载有南蛮那边各部族的情况。其中有一篇游记的主人,居然还曾在南蛮一处小部落中生活了三年。

这样的异闻,让江凡眼界大开,更多了解到天府大陆的各方各面。

“天府大陆地大物博,如今数个世界融合后,地域更是不知扩展到了几何。保不准此后数年,就有动乱降临,我们这些书生学子,到时只怕处境堪忧。”姜阳明不无忧虑道。

一路上见闻碑石,听着姜阳明的一些悲天悯人,多愁善感的言论,江凡心底颇有微词。但也被他的人文情怀所动容,只不过仅此而已。

历经两世的江凡,早已将拳头深深刻印进脑海,这一点只怕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的。

“前面的路越来越难走了,行至此处我已是举步维艰,后面的要看你自己了。”姜阳明停下了脚步。他一路陪着江凡,也说了一路的话,现在走不动了。

江凡倒是没有多大感觉,只是压力大了些而已,有些像当初墓地空间内初入时的境况。

他看了下姜阳明,摆手道:“好了,我先进去看看,出来后去离合书院找你品茶。”

道别姜阳明后,江凡继续深入。

粗粗一算距离,现在只是将将深入千丈而已。

按照稷下学宫的说法,碑林长余万丈,这才走了十分之一而已。

深入到这里,碑石上的游记有减少的迹象,陆续多了一些功法的影子。

江凡不急不缓,不错过每一尊碑石,都悉心将上面的文字通篇读完。

再次深入千丈后,功法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后面更有一些修行心得。

遇到自认为有用的功法以及修行心得,江凡免不了驻足感悟一番。

一些不解的地方,也会用玉简记录下来,打算长久推敲。

三千丈后,人少了八九成,原本拥挤的幽谷,变得空旷起来。

入目之处,多数人皆是身穿儒袍的儒宫之人,其他学派的已然不多。

这时,一个熟人映入江凡眼帘,他抬步走了过去。

集众家之所长,聚各学派之精粹的地方,也就只有碑林了。

甚至,一些断代的传承,在碑林中都能寻找到蛛丝马迹。

稷下学宫历史悠久,贤者层出不穷。

历代贤者在出稷下学宫之前,都会将自己的一些修行感悟,或者功法心得之类的,以字帖的形式留书于北山之中。

稷下有多大,学宫就有多大。

久而久之,北山中的留书规模盛大,开始形成碑林。

如此也就形成了稷下学宫特殊的底蕴所在,这就是所谓的碑林。

稷下学宫不设藏经楼,各学派的典籍都由自己保管。

“江不服,你们炼器道这次你去碑林,镇得住吗?”

纯阳剑道的张远扬如是说道。此次去碑林,纯阳剑道正是他带队,乃是纯阳剑道的大师兄,江凡与他打过几次交道。

阅读龙殒记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838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