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戏说龙鳞童

第6章梦娃行为感动上神

  • 作者:袁清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17 16:27:39
  • 字数:15128字

实际上太白金星,也是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后,才发现这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很差劲,于是他侀回去,向玉皇大帝如实禀告,玉帝老儿一听十分震怒!随后就降下了灾难。他要惩罚这里的人们,所以就发生了,我在前边所说的一幕!即天塌地陷,一下子就把那里的人们,全都掩埋到了地下。而时至今日,在古时柘城的原址处,还是一片水洼沼泽地。当然,这只是在民间的一种传说,现已经年深久远,但在人们的心里,却永远留下了,深刻烙印和这些传说!因此我要劝君:

为人处世多行好,与人为善受尊敬;

太白金星装扮成农村老汉,他卖的大红枣不光是甜、酥、脆,而桃也是香、甜、面,其味道新鲜可口。金星老儿,一会儿吆喝卖枣,一会儿,又吆喝卖桃!可在当时没有谁能理解含意,直到后来,人们才分析琢磨出,关于枣、桃两个字的真正寓意,

原来,枣、桃两字本为同音异写,则是另外的“早逃”两字,其含意便提示人们,要尽早离开和逃出城去!而当时的人们却不理解他的用意。金星老儿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一边大声吆喝卖枣桃,一边嘴里还不住地哼哼着小曲唱道:

太白老儿泄露天机

有人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斤!当时,这里的人则是恰恰相反,他们人人为已,私心严重,只顾贪婪占便宜!可哪想到太白金星卖枣桃,就是在提示人们赶快逃走,以躲灾避难,免遭到不幸!同时也是在考验每一个人。然而这里的人都是蠢笨得很,头脑也不开窍,可说只知损人利已,唯利是图,及贪占小便宜,所以就不去多想别的。再说他们这些人,也根本听不出,卖水果的老汉,所唱小曲的真正含意,也更悟不出其中道理,故而,最后都未能逃出灭顶之灾。一至于后来,整个城池都陷入了地下,当时人们称之为,是天崩地裂,天塌地陷!要按照科技进步的今天去看,这种现象就是一场,强烈地大地震。

吃拿随便任凭你,这样好事那里找;

尝了水果品味道,倘能醒悟方为好。

善结善缘恶有果,做了坏事必受惩。

贪心不足见利忘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若不为已天诛地灭,便宜不捞白活世上。

多行不义必自毙,如若亏心天地明;

善恶到头终有报,兑现之时有神灵。

又一首曰:

且说老汉卖枣、桃,一开始,还有人客气点,不好意思偷拿还给钱,可是到了后来,他们的胆子就大了,人们也全不顾脸面了。大家光是品尝就是不购买,也就没有人给钱了,而且,还肆无忌惮地更加疯狂!大胆的偷拿和公开轰抢!再说人们也都爱随波逐流,互相攀比,是你偷我也偷,甚至比你偷的还要多。那卖枣桃的老汉看到后也不气不恼!仍然是脸不变色心不怒!而且就跟没事一样,是和颜悦色装作没看见,还仍然做他的生意。但是谁也不知道他的枣和桃,到底是从哪里贩运来的,可是每当抢光了一担,过了一会儿他又挑来一担,他是一担担的挑,然而挑来了人们就抢,每天如此,源源不断地供给。就这样,一连半个多月过去了,凡是在城里居住的人们,每家每户的男女老幼,不论是大人小孩,及乎每人都去轰抢过他的水果。甚至就连城外附近村子,或远处进城办事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况,也都参与了进来,反正不拿白不拿,干诡就轰抢呗!正所谓:

咱们先不说太白金星在此纳闷和发愣!却且说梦娃一回到家里,母亲见他脸上有伤,衣服也被人扯破了,而且也显露出不高兴的样子,她母亲就知道儿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便问梦娃发生了什么事?是否与人争执打架了?梦娃本是个诚实的孩子,又不敢隐瞒,便就一五一十地,跟娘亲讲说一遍。母亲听了以后,不但没有埋怨、批评,反而还夸奖了儿子,说他做得对,是见义勇为之举,你让娘很高兴!并还告诉儿子梦娃,可不要向那些人学习,同时,还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

说的是春秋时,孔圣人有门徒三千,大弟子七十二。就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个名叫颜回的人,只因家境贫寒,一些同学就看不起他,如果有谁丢了东西,别人就会怀疑到是他偷的。俗话说众口铄金,也就是说大家对某一事情,只要是众口一词都说你不好,既使他没有错,也是有口难辩,并且还能让很多人都相信。而古往今来,贫穷都是万恶根源,穷困常被人们看不起,遭白眼,受鄙薄,甚至还会招人恨,惹人骂,被诬陷。别人丢了东西,那怕是很亲近的人也会怀疑你,也就是说做了好事归富人,出了坏事便都推到穷人头上。你勇敢,人家说尔猛浪;你正直,人家认为尔装腔作势;你谦虚,人家会认为尔懦弱、虚伪;你大仁大义,人家认为尔软弱可欺;你慷慨大方,人家认为尔放荡不羁,充大尾巴狼;你勤奋,人家认为尔下贱;你庄重,人家认为尔呆板;你艰苦补素,人家认为尔低三下四。总之,别人都爱戴着放大镜看穷人,你若贫穷,人家就把你看死了!故而长期以来,在人们脑海里,就形成了一种观念!那就是:

贫穷让人看不起,丢了东西受嫌疑;

人穷就怕志气短,宁愿饿死别做贼。

所以,世上无论任何事情,如果大家一致认为,哪怕是谎言也能成真理。颜回的老师孔子,为了验证学生,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他就想了一个主意,就在颜回从家里到学校的必经路上,放了一根金条,又在上面写了几个字。放学以后,颜回在回家的路上,便发现了那根金条,他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天赠颜回一锭金,”意思是上天所赐,也是他应该得到的。而颜回看了金子就在心中思考,这东西本是别人的,自己不应该得到,故而就没有动要的心思和念头。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故而他就凭着自己的高尚品德,又在金条上面添了一句话,再把那金子放回到了原处。

却说颜回走后他老师又来了,当孔子看到那根金条,还在原地放着没有被拿走,也是很惊讶!他把那根金条拾起来,则发现上面又多出一行小字,写的是“外财不顾命穷人”。这让孔子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颜回,有这样的仁德和品格!这才叫白酒红人面,黄金识人心。从此,不管别人再说颜回啥坏话,孔圣人都不相信了,后来,颜回也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至今被世人称为圣贤!这就是:

人穷志不短,不靠谁可怜;

君子不贪财,一切随它便。

污泥埋莲藕,出水而不染;

曾被人误解,后来成圣贤。

简短截说,书归正传。且说来日,梦娃又去郊外捡柴,回来时,在大街上又碰上了卖枣、桃的老汉,老汉把梦娃叫到一边,在一处没有人的地方,则悄悄地告诉了他一个秘密。老汉说:“从明日起,你每天都要去县衙前看一看,那衙门口两边的石狮子,眼睛红不红,倘若是红了你就啥也别顾,赶快回家背起你的母亲,出城往外跑!既不能停歇,还不能回头看”。

梦娃就想知道为什么?就问那老汉道:“你这是啥意思?”

那卖枣、桃的老汉也不对梦娃说明,就只告诉他道:“你现在啥也不要问,以后就自然会明白,并还一再叮嘱他,此事必须保守保密,对谁都不能讲,其中也包括你的母亲。”那梦娃人也比较诚实,就点头答应了!可他自己心里也有主见,凡是应允过别人的事,他就遵守承诺和认真照办。于是,他还跟没事一样,谁也不告诉,该干啥干啥,不过每天再要到城外捡柴,出去和回来时,都要先拐到县衙门前,去看那对石狮子的眼睛是否红了。日复一日,因为他去的次数一多,就被看门的衙役注意到了,衙役们就问他:“为什么每天都来这里,用手搬住石狮子头看来看去,究竟为了啥?”让他说个明白。

梦娃毫不掩饰地告诉衙役们说:“我是来看这里的石狮子,眼睛红不红。”

守门的衙役闻听,则感到他离奇又离谱,也有趣但又好笑!真是痴人说梦,十分荒唐。心里说这孩子很好玩,世上还有这号人,恐怕不是傻瓜也缺少“百叶子”(指心眼)。要说衙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本是用青石做的,不用说眼睛也是青色,哪能会自己变红。守门的衙役见梦娃,几乎每天都要跑几趟,来看那石狮子眼睛,是不是变红了,衙役们就心生一计,想出了歪点子,便用红颜色把石狮子的眼睛给涂了。其实,他们也是哄骗梦娃,与他开了个玩笑,但却不知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乃至天翻地覆,生灵涂炭的大事,要说这都是天意!正所谓:

失火以前先冒烟,洪水将至蚁出穴;

自然灾害难防备,天塌地陷人不知。

单说这日,梦娃又去看时,见那对石狮子的眼睛真的红了,他啥也不顾就拔腿往家跑!是紧跑慢跑扑通绊倒,爬起来还跑!一口气跑到了家中,背起母亲朝外面就跑。也把她老娘给弄糊涂了,则变成了丈二和尚——摸不住头脑!她不理解儿子到底是怎么啦?好像疯疯颠颠地得了神经病。梦娃的母亲就在儿子的背上问:“娃儿!你今天为何这样惊慌?要背为娘到哪里去?你快说个明白好不好!别让为娘我总在葫芦里闷着”。可是梦娃对于老娘的问话,既不回答也不回头,他背着老娘冲出了南门后,还仍然再向前奔跑,把他累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

此刻,天空突然变化,刹那间,就是风起云涌!黑压压地乌云,尤如大海怒涛,层叠无穷!交叉翻滚。蓦地!一声炸雷般地巨响!紧接着,顷刻之间,便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并且是狂风骤起,苍穹混沌,四面八方都似山呼海啸,如地裂天漰一般。倘若是胆子小一点的,还真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给嚇坏和吓死!梦娃背住母亲向前跑着、跑着,就听身后轰隆隆!连声巨响。其雷声是彻地连天,就好像是乾坤倒转,立刻就要发生天翻地覆,让世界末日马上来临!说实话还真能吓死人!因为这种场面既很少见,一般也都没见过。

然而,霹雳火闪,电闪雷鸣,雷电交织在一起,就好像千万条火龙,要把大地给劈开道道裂缝!此时的梦娃也是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再说他背住母亲,只顾往前奔跑,却听得隆隆一声巨响!立即就感到身后有一股,极大的地震热力传来!接着,就是天摇地动。这时候,他只觉得神魂颠倒,脑袋一阵眩晕,也不知是被震的,还是别的原因,反正他却感到地震天旋!便脚下一跐,跌倒在地上!连同他的老娘,都给摔了个仰八叉,此刻,他娘俩全都被吓傻了。也不知过了多久,等母子二人醒过神来后,才从地上爬起来,然后又定了定神,再扭回头看时,“哎呀!我的妈也!可不好了!”母子俩都在同时惊叫。原来,梦娃与老娘看到的,整个城池都已经移为了平地,变成了一片废墟!而且还在继续往下陷!……

岂不知这正是一次,罕见的强烈大地震,古时候的人,都称是“天塌地陷地翻身!”随后,又是接连不断的余震,及恶风暴雨,一连下了好多天。要说来还真邪门了,且就连地下的水,也往上喷涌,到处都是洪流滚滚,波浪滔天!朝向四外流淌,便让先前的城池原址,很快就变成了一片湖泊。其水流涌到之处,就如摧枯拉朽一般,淹没了附近的田园和村庄,使方圆几十里的地方,都像是大海一样,成了一片汪洋!有道是:

人间祸福实难料,天塌地陷是自然;

三皇五帝到与今,地震发生谁能管?

自从柘城县经过了这场天塌地陷灾害后,全城的人也只有梦娃,与他的母亲娘俩没有罹难,要说也是奇迹和万幸!如果要按好人长寿,福人吉祥的说法,为人在世只要行善不为恶,则就福大、命大、造化大了。换句话说,就有了灾难,也可以遇难成祥,不致于后终丧命,这就是人们经常,在发誓赌咒时说的,天地良心之含意,故而,也就正符合佛经上讲的,因果关系的精髓!……

斗转星移,几经苍桑!之后,又过了若干年,在柘城一带,还是荒芜人烟!不过,则到处生长出了,一种柘树和桑树,后来,人们就称此为柘县,又因桑树、柘树可养蚕,这里也就有了生气,慢慢发展起来。神话传说,远古时的嫘祖,就是在此亲自养蚕、结茧、抽丝,后来,织成了精美衣料,则被人们尊称为蚕神。据说,大地震以后,在城东南角上,还留下了一个,没有下陷的大土包,有人说那一土包,可能就是嫘祖的墓塚。

相传,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为黄帝之妻。有始料记载,黄帝击败了九黎祖后,在庆功会上,有蚕神献黄、白二丝,其光彩照人。嫘祖受到了启发,便采桑饲蚕,收茧抽丝,则被后世尊为,养蚕制丝的始创者。有人推敲,她死后就埋葬在此处,故而,历史上这里人,就有植桑养蚕的习惯,其柘桑、柘丝也出了名。然而,历史上的那次天翻地倾,也是人们难以预料的,若按今天的说法,算是一场罕见的强烈大地震!所以直到如今,只要有人一提起此事,当地人就会心中不安!甚至是惊魂落魄,不寒而栗!心里总发毛。所以,就别说是当时了,反正不管波及到没有,都被吓得跑的跑,逃的逃,几乎全部都迁徙搬走一空了!早先这里,一直都是路断人稀,后来才逐渐有人搬来定居。

据笔者了解,对于那里的变化,从历史上讲,就有不少迷团。比如说柘城的称谓,一种说法是:由于当初的大地震,把整个城池陷进去了,人们才管这里叫柘城。还有一种说法,自从那时发生了大地震,在此地就长满了柘树、桑树,故而,后人才给这里取名为“柘县,”之后又叫柘城县。反正不管怎么说,看来柘城、柘县,是与地震和柘树很有渊源,而且脱不了干系了。如今科学进步了,要按自然规律讲,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变动,所引起的地壳震荡的结果,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灾害。由于过去人们对于这种,自然现象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所以,才称那次地震为天塌地陷,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章母子善良得以好报

要饭花子偷吃供品

却说大地震过后,就在旧城遗址的东南角上,还残存了一个大土包,梦娃和她母亲就在土包附近,用柴草搭了两间茅庵住下来了。有人说那土包就是嫘祖的坟,后来人们又在旁边建了一所小庙,还在庙里供奉着嫘祖的灵牌。不久庙后便长出了一棵小桑树,小桑树长得很快,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已经长了一把粗细,也不知为什么?那棵树就突然枯萎死了。梦娃觉得扔掉烧火都可惜,于是,就用它刮了一条扁担,经常使用挑东西。但让梦娃没有想到的是,只要他带上那根扁担,就能看到城里的原来面貌,那大街小巷里还和往常一样,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两边店铺和生意买卖,仍然是兴盛发达!在街头巷尾都有赌博和斗鸡的,其次,还有人牵犬驾鹰没事干,乃至于盗窃、抢劫、逛窑子的人,都比比皆是,五花八门。

不过,那城里人谁都不说话,就连梦娃进去走在大街上,也没人答理他。一开始,梦娃进去只是遛达一下,逛逛大街而已!然而就是随便拿东西,也没有人过问制止。慢慢地,一来二去,梦娃的胆子也逐渐大起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反正见东西就拿,手提肩扛还嫌少,由于不满足,干脆就用扁担挑。每天一担担地挑个不停,一直如此下去,结果就发了大财,不但盖起房屋,还治买了田地,后来又取媳妇成了家,变成了一位有钱的财主。她娘也成了享福的老婆,整天还都有丫环侍候着!有句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从古至今,人一生下来就有了私心杂念和贪婪,那梦娃和母亲,娘俩虽然发了大财,但还觉得不满足,他们富了还想再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梦娃每天如此,还是继续进去挑东西!便就成了他的生活规律及工作习贯!有道是:

穷人希望有饭吃,富人有钱想当官。

官职低微总嫌小,投机钻营往上攀。

人生总是不满足,做了皇帝盼成仙。

一天,梦娃又进去挑东西,当他进了城后,只见大街上围了一片人。原来,一边是鹌鹑咬嘴;另一边是在斗蛐蛐!来看热闹的人就越来越多,梦娃也好奇,则想进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把扁担放到一边,便空着手挤进去站了个好位置,而且看起来又非常投入。怎知刚看了不大一会儿,就听有人喊道:“大事不好了,发洪水啦!赶快跑吧!慢一点就会被淹死没命了。”

众人闻听,当时就乱套了!人人都像炸窝的蚂蜂,是你冲我撞四下奔跑。梦娃也不由自主的随着人流,到处乱蹿。当他跑出城去之后,一想糟糕!自己却把扁担丢在了城里,等他要回去找时,扭头一看,哪里还有原路?却到处是一片汪洋。从此,梦娃就再也遇不见,那样的好事了!或许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吧!要说有些事情,

却说梦娃天天要到城外去拾柴,回到家里一有空就帮助老娘干活。这天,他从郊外捡柴回来,路过行走在大街上,则看到一些人偷拿轰抢,老汉筐里的枣和桃,于是他就过去劝说别人,不要乱拿人家的东西。谁知那些人不但不听,反而还蛮横不讲理,对他拳脚相加!当场只打得他,鼻青脸肿,浑身伤痕。梦娃被人暴打一顿,虽然吃了亏,但也不敢叫喊詈言!但见他从地上爬起来,拍打去身上的泥土就要走。这时候,却被卖水果的老汉给拦住了,他不但感谢梦娃,还要送给他一些枣和桃,可是说啥梦娃都不要,老人见他非常固执,不光感到很意外!并且,还很愕然吃惊。当时老汉就心想,现在城里还竟然,有这样好品德的人,于是就说道:“你为何不要我的水果?这枣桃不收钱本是送你的。”

梦娃告诉他:“俺母亲经常教导说,做人要知礼义、懂规矩、讲道德、凭良心、不贪财、不失信、不自以为是,咱们人穷不能志短,并且还要善事多做,坏事莫为,只能往好处学,要做正人君子。若是出外没有钱,则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哪怕是人家给,也不能随便要,更不可损人利已,胡作非为,贪占小便宜!”梦娃说一起来还真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小梦娃把话一讲完就走了,这一下就让太白李金星,事先根本没有想到,在此座城里还有这样的好人,他虽然是神仙,可也使他百思不解!……

地震发生常有事,天塌地陷是自然。

柘城未必坏人多,则为民间瞎胡言。

第六章梦娃行为感动上神

只要不做亏心事,何惧他人乱宣传。

据说,那次城内的人并没有死完,还剩有母子二人仍然活着。原来,他们就居住在南门里边,儿子姓董,叫梦娃,母亲董刘氏,母子俩心底都很善良!那董刘氏不幸,年轻时就死去了丈夫,她一直是寡妇熬儿。传说,在当时她还没有孩子,由于丈夫生前对她好,夫妻二人十分恩爱,所以自丈夫死后,她便时常思念!而且还哭坏了双眼。就在一天夜里,她又在梦中见到了丈夫,甭用说,也是高兴得不亦乐乎!夫妻们在一起,可说是心痒难挠,俩人则就搂抱一块干了,性交做爱的美事,她感觉舒服极了!结果也笑醒啦。当时,虽然是南柯一梦,但她却感到肚子里,是酸溜溜和麻酥酥地,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从此她就怀上了身孕,后来就生了个男孩,取名就叫“梦娃”。

那刘氏时常都给有钱人家帮工打杂,或浆洗衣服做些杂事什么的,就靠挣点小钱,省吃俭用养活孩子,如今梦娃已经十多岁了,要说她寡妇熬儿也确实不容易。娘俩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些,可倒也十分快乐!母亲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心里非常高兴!而梦娃又是个懂事的孩子,很听母亲的话,还知道孝顺老人。常言说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娘疼儿也是身不由己,似乎走遍天下都是这样的,而董母疼爱、娇惯儿子也非同他人,她虽然呵护有佳,但溺爱不过分,时时刻刻都严格要求。则经常给儿子讲孔孟之道,及如何做人的道理!就连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的人生处事哲学,常给儿子灌输,也是望子成龙,只盼望孩子往好处学。

卖枣桃,早逃好,大人小孩须开窍;

有钱没钱都能吃,先尝后买才知道。

阅读戏说龙鳞童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73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