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解读百年沉沦:马骏晚清军事揭秘

第16节:晚清军事制度改革10

  • 作者:马骏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15:16:29
  • 字数:3188字

这支洋枪队真给李鸿章做脸,8月就在七宝街和北新泾之战中大败太平军。李鸿章像久病者扎了一针吗啡一样兴奋,更坚定了更新装备提高战斗力的决心,同年9月,李鸿章着手开始营制的改编,将各营之鸟枪队改为洋枪队,改编后的淮军装备为:每营共有洋枪328支,www.youxs.org。

1863年初,李鸿章又开始在淮军中建立炮队。原来,中国军队的炮兵是步兵的一部分,从来没有独立执行过作战任务。这次,李鸿章专设洋炮队,独立于步兵,成为中国最早的独立炮兵。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最终北洋海军于1888年建立起来,共有军舰25艘。而且这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一诞生,就是亚洲海军第一,世界海军第七。

第二大建树:以更新武器装备为起点,以训练改革为重点,推行军事近代化进程。

在慈禧身上节约银子,要等于在老虎脸上拔毛一样,够胆大的。但李鸿章为国家社稷考虑,竟然做了,也是他为官的本来操守,值得肯定。

当时,李鸿章淮军的武器装备除刀、矛、弓、矢等冷兵器外,就是传统的鸟枪、抬枪和劈山炮。李鸿章认为,军队这样哪行呀,别说是和太平军作战,即便是和打家劫舍的土匪作战都不行。于是,他先是通过他的亲哥哥李瀚章向洋人加急订购3000支洋枪,到货后,于1862年7月首先将其亲兵营改为洋枪队。

1862年4月,李鸿章率淮军抵达上海不久,正遇上那里有外国人组成的武装-洋枪队和外国军舰。他总觉得同样是军队,为什么外国军队的战斗力那样强呢?

他要解开这个迷。找来许多书来看,看完后,还觉得不过瘾。于是想出个主意。这个主意是中国官员最为常用的了解下情的办法-微服私访。不过,李鸿章这次可不是要到下面体察民情,而是要到外国人的军舰上去走一遭。当时,外国军舰允许中国平民上舰参观。但是,中国官员不经允许不得上舰。李鸿章要到舰上参观,也不是不行,直接送上份公文,外国军舰巴不得向一个中国大官炫耀武力呢。可是,李鸿章想那样太麻烦,动静也大,莫不如打扮成一个老百姓的样子,悄不声地上去看看。

是年3月,李鸿章向曾国藩报告:“西洋炸炮,重者数万数千斤,轻者数百数十斤,战守工具,天下无敌。鸿章现雇洋人数名,分给各营教习”。到6月间,淮军每营都有劈山炮40尊,www.youxs.org。这一改革使淮军的战斗力大为增强。到1877年,淮军炮营,已成为可以独立执行作战任务的炮兵部队。

在此之前,李鸿章只是耳闻,没有亲见。这次,可是真正亲眼发现了泱泱华夏之大国,为什么屡屡败在西洋小国手下的原因了。洋人的武器装备与军纪,让李鸿章感到震惊。

于是,他决定从他手中这支部队做起,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改革落后的兵制。

李鸿章不仅注意到了武器装备的更新,而且还认为,如果不强化训练,建立近代化的军队,也是一句空话。

冷兵器的战术基本以“阵”形为主,什么长蛇阵、鱼鳞阵、九宫八卦阵、四斗五方阵,这种中国军队原有刀枪剑戟叉加之少量鸟枪土炮装备所需战法,远不能适应西方新式武器装备之要求。因为,射击武器需要的浅纵深、宽正面的线式战斗队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战法。于是,李鸿章说:“洋枪实为利器,各营虽有此物,而未操练队伍,故不中用。”于是,从1863年3月,李鸿章就在部队装备新式武器同时,用西式战法训练军队。

主意打定,李鸿章就真的就化装成一个小老百姓的样子,溜上了停泊在长江口的一艘外国军舰。

但是,李鸿章提出的开源节流办海军的思想,却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为了筹措到办海军的银子,他针对宫廷费用开支过大的情况,曾经上折子给慈禧太后,希望“停宫府不急之需,减地方浮滥之费,以裨军实。”

通常,衡量一个军队的优劣,主要看其战斗力的强弱,而构成军队战斗力的基本因素有二:一是武器装备;二是掌握武器装备的人。

这一点,李鸿章从出道那天起,就看得门儿清!

阅读解读百年沉沦:马骏晚清军事揭秘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048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